Search

防疫是一場戰役,目的是要打贏一場叫做「國家長久興盛」的戰爭。我們當然不希望有更多的病患出現,但是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防疫是一場戰役,目的是要打贏一場叫做「國家長久興盛」的戰爭。我們當然不希望有更多的病患出現,但是下一個和下下一個感染一定還會發生。

在我們努力對抗疾病的同時,商業活動就像是國家賴以生存的空氣,大的如晶圓、航空、觀光,小的像是你家旁邊的咖啡廳或肉燥飯。這些商業活動支持著國家生命的存續。

當我們對抗這個傳染病的時候,就像是掐著自己的脖子,期待傳染病能夠在我們停止呼吸以前結束。

我剛剛去台北市政府做聯合徵信的申請,因為我要為上班不要看的紓困貸款做準備。任何企業如果因為疫情遭受業績下滑的困境,都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或紓困貸款。以台北市的情況來說,120萬以下的貸款甚至可以免商業計畫、快速核貸。

如果你是藝文產業從業人員的話,更可以參考文化部公告去申請補助。

大型飯店開始打三折優惠,他們會活得很辛苦,但可能還是挺得過去。但小型的青旅或者專門靠展演活動維生的公司,三個月週轉金耗盡之後可能就得考慮放棄急救、關門大吉了。

也許你的生活裡還看不到這些細節,但大家都在緩慢的窒息中。

有很多人質問,為什麼不早一點封關?為什麼不早一點執行某些防疫的霹靂手段?

終極的防疫措施會關閉絕大多數的商業活動生機,就像是閉氣潛入黑暗的水底。人類水下憋氣的世界紀錄是22分鐘,而台灣或者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憋多久?不論有多久,都不會是永久。

所以防疫除了封鎖所有感染手段之外,更困難的就是決定那個潛入水底的時機。太晚,大家就一起看著世界燃燒殆盡。太早,我們就提前窒息在水底。

很多社會上的恐慌是來自於不信任,所以我們瞎子摸象似的認為應該大量採購、囤積商品、或者質疑政府手段太慢。

作為一個民代,信任政府不是我的工作,而是相反。但是在這個艱難的時刻,我認為蔡英文總統下午談話說得很好,不要互相指責。我們政府過去做得不錯,再多給他們一點信任吧。

昨天我和一個藝文界的朋友聊天。

「我的團隊去年賺了一點錢,所以我暫時不想去申請紓困,讓給那些更有需要的人好了。」朋友說。

這個「OK你先領」的精神很值得敬佩,但我擔心他太過樂觀了。

「你不知道這波慘淡會持續多久,等到你真的現金不足時才去尋求解決之道就來不及了。我建議你還是研究一下辦法,及早準備。」我說。

「....那我研究一下辦法好了。」

上班不要看二月辦了走鐘獎,燒了一大筆錢,三月的業配活動都因為疫情順延,收入為零。雖然暫時還撐得下去,但誰知道未來會如何呢?所以我不申請補助,但預先為融資貸款做準備,用不上就算了。政府也為各個受到衝擊的產業準備了1000億,這大概就是我們潛入水底時的氧氣筒。

但在我們給予政府信任的同時,我希望各位也不要指責那些對政府行動提出合法性質疑的朋友。因為我們還是個民主法治的國家,任何政府政策都必須合乎法律與程序。

也許有一天社會會崩壞到必須超越法律,那一天到來時,不論是總統還是市議員的身份都不重要了,我們先去學北斗神拳。

但那一天還沒到,還早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能夠60秒講完的,就不要講60分鐘。 Youtube頻道:https://goo.gl/e8CwP1 孤獨的美食廢人地圖:https://goo.gl/uk8Hju 如果有任何商業上的合作需求,請寄信給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